查看原文
其他

李不是 2018-06-01

本文转载自川渝横贯线(rmsj141117),欢迎您关注他们




导读:


重庆之外在形象,一向以来颇为低调,相比于诸多一二线城市,重庆在城市营销上算不得主动。但实际梳理来看,重庆近年来实则干货颇多,已打造出不少新时代下的重庆名片,而媒体报道也并不少见。


6月18日,时值重庆挂牌恢复直辖市20周年之际,重庆在国内外眼中到底是个什么形象?值得一叙。


据近日媒体报道,今年年初,南方都市报旗下的数相科技数据研究中心团队搜集了2012年1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期间国内外媒体关于重庆的报道,共计13.2452万篇。


据此数据计算,重庆近4年来,每天获得国内外媒体报道达90篇之多,受关注度蔚为可观。“山城”的老式“重庆印象”正在向具有大都市发展魅力下的“重庆形象”转变。


一、美国系海外最关注重庆的国家


《报告》尤其提到外媒对重庆的关注和报道,共涉及38种语言,52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不包括中国大陆媒体)关注重庆发展。


其中,美国媒体以4414篇报道位列首位,英国、德国分别以963篇和436篇紧随其后。美国的彭博社、美国之音、《纽约时报》,英国的路透社、《每日邮报》均位列报道量前五名。


最关注重庆的前10个国家为: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西班牙。


重庆之所以得到诸多外媒的广泛关注,在川渝横贯线看来,与近几年来的重庆速度(GDP增速连年第一)相关,与重庆与世界各国的产业衔接相关,比如汽车、电脑等等。


当然,除上述之外,重庆还有一个历史原因下的世界级名片,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其在世界各国中所得到的关注自然有所不同。


尤其排名前三位的美国、英国、德国,前两者曾是亲密的反法西斯同盟。其中,美国不用说了,曾是重点依傍的老大哥,英国则在多面战场提供过协助,比如《远征 远征》中东南亚战场和保护滇缅公路中即有写到。


而后者德国曾是被联合反抗且后期勇于承认罪过,外交和商务等来往密切的国家。与此同时,美英德媒体在外媒尤其是欧美传媒业中亦属于最强国之列,其关注面也要更多更广。且美英德在重庆汽车产业上的合作紧密。


亚洲地区,除排名前十的新加坡(中新项目尤为关注)外,日本、韩国对重庆也较为关注,比如,重庆与日本相似的跨座式单轨,还有车企方面与日本和韩国的合作。

而东南亚、南亚、西亚国家、中东地区对重庆的关注及热度分布,则与时下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颇多关联。


二、汽车、电脑、单轨等成为重庆名片


大数据分析下,最为关注重庆的为境外中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境内中的发达地区(和上述美英德一个道理,媒体更为成熟发达)。而13万多次的国内外媒体报道中,关注度最高的,也即近年来发展较快而迅速成为重庆名片的汽车产业、电脑产业、轨道交通、中新项目、渝新欧铁路等等。


01、全球每3台笔电就有1台“重庆造”


连续4年来,重庆GDP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持续位列全国第一,2016年增速为10.7%。以至于近年来,国内的报道凡提GDP,必提重庆,或者是拿上升较快的城市和重庆相比。


外媒亦如此,西班牙《世界》杂志惊讶于重庆的大干快上,评语为“重庆是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重庆速度之快,在国内外媒体的原因透析中即提到重庆笔电生产。

“全球每生产3台笔记本电脑,重庆就占了1台”,即是重庆笔电产业在全球媒体视角中总的、最直接的媒体形象。包括韩联社、德国《世界报》、美国彭博新闻社在内,众多媒体在报道重庆笔电产业时引用得最多的,也是这一句话。



2010年,重庆吸引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厂商惠普落户,继此之后,宏碁、华硕、富士康、英业达等电脑厂商也相继入驻重庆。2015年,重庆已成为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在全球笔记本电脑萎缩5%的情况下,重庆便逆势增长15%,占全球笔记本电脑产量的40%左右,即全球每3台电脑中,就有1台产自重庆。


02、汽车产业集群,美日韩颇为关注


2016年,汽车、电子两大产业合计对重庆市经济的贡献率将近6成,成为重庆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尽管,如今电子产业迅猛增长,或将在不远的未来取代汽车产业,但近年来汽车产业的“领头羊”地位,为重庆打造出一张漂亮的名片。


2014年,重庆以263万辆的汽车年产量,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且与诸多国家合作甚密。



2015年,北京现代汽车中国第五座工厂在两江新区开工,韩系汽车首次完成重庆布局,成为日后韩联社等媒体重点关注对象。至此,重庆已成功吸引美系、欧系、韩系、日系、以及本土系5大车系汇聚重庆。


日本媒体则比较关注重庆与日本车企展开的合作,《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与铃木和美国福特汽车开展合资业务的长安汽车的年销量约为 300多 万辆;长安汽车自主品牌车约一半的零部件采购自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外资零部件厂商。


而像“福特考虑在中国生产豪车林肯”的消息则比较受美国媒体的青睐。《今日美国》在报道此消息时同时援引了彭博新闻社的采访,称这家总部设在美国迪尔伯恩的汽车制造商正考虑在重庆建一个大的汽车厂,既为中国国内市场服务,又可作为一个亚洲出口基地。


03、国内关注高铁建设,国外关注单轨新名片


《报告》中大数据显示,大陆媒体对重庆“交通建设”报道篇数达8310篇,占大陆报道总量的6.78%。而相关报道中,涉及“高铁/铁路”议题报道高达6884篇,占“交通建设”议题报道总量的82.8%。


不过,这也较好理解,城市发展中,交通本是热议话题,而高铁和铁路建设又是热点中的热点,而重庆位于西南的交通要道位置,也自然迎来诸多高铁/铁路建设的便利。


仅以“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来看,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畅外通的“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成都-重庆成功甩掉其他二线城市,和北京、上海、天津、深圳一同列入全国将重点打造的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行列”。



而单就成都、重庆对比来看,重庆又略胜于成都,关注度更高。


在国外媒体的关注中,单轨交通则成为交通上的一张新名片。截至2016年底,重庆轨道交通运行里程213公里,规模排名全国第五,其中单轨交通运行里程115公里,已排名世界第一,也是世界运量最大的城市。



目前,国内外40多个城市正在规划研究应用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深圳、芜湖等国内城市,泰国、印尼等国家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香港媒体如此描述,“一条轨道,车身跨坐两侧;车体可悬挂在半空,可以乘坐还可用于城市观光”。澳门日报则称,重庆山城楼宇密集,道路崎岖,但“跨座式单轨系统的动力装置能在不足一米宽轨道上行走”。英国《每日邮报》等媒体则对重庆的单轨交通建设穿过居民的公寓楼而不是拆除它们而感兴趣。


04、中新合作带来巨大红利,航空关注指数提升


2015年11月,中新双方在新加坡签署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


而实际上,在中新合作之前,成都、重庆、西安这三座被称为西三角的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条件最好的三座城市,均是有力竞争者,尤其成都,除了拥有新加坡总领事馆外,四川还是中国最早一批、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与新加坡建立政府间双边合作机制的省份。


改变发生在重庆与新加坡合作的后来居上。2009年,重庆与新加坡的双边贸易创新高,新加坡对重庆的实际投资额也达到此前的10倍有余。到2014年,新加坡对重庆的实际投资额在此基础上“又翻了一番”。2016年上半年,新加坡在重庆的投资增幅将近80%,是新加坡在中国内陆所有城市投资增幅中最高的,新加坡成为重庆第一大外资来源国。


而中新合作对重庆带来的红利是巨大的,金融、航空、交通物流、信息通信将是重点合作方向。目前,新加坡在渝朝天门投建的来福士项目,将成为重庆未来地标性建筑,预计2018年分阶段投入使用。



而合作之中,重庆欲向新加坡开放“第五航权”,又成为一极大关注点。川渝横贯线在此前《西南机场三雄局面,重庆江北机场能否杀出重围?》文章中即已写到,中新合作时重庆的香饽饽,重庆力争引爆第五航权这颗深水炸弹。



一旦重庆获准第五航权,新加坡的航空公司将开辟经重庆中转的诸多国际航班路线,重庆国际航空运输将实现“弯道超车”,迎来跨越式发展,将对成都形成分流之势。也正因为此,重庆“航空交通”也成为国内外媒体报道中的重点关注内容。


有鉴于中新合作项目,据新加坡媒体报道,商务与私人旅程的趟数都显著增加,使得新加坡和重庆之间的客流量增幅比一般二三线城市高许多,其中2016年前8个月重庆客流量增幅达160%,樟宜机场往返中国航线市则比上一年同期增16%。


三、小结:走出国门“高大上”,内需还得“接地气”


重庆的诸多名片中,并不仅于上述内容,此外,渝新欧铁路、重庆自贸区等亦是国内外媒体颇感兴趣和重点报道的内容。


但无论是哪一张名片,都为重庆的形象增添了个性魅力。但也必须看到的是,重庆这座年轻的直辖市,其通过实力上升而建立的个性形象,也只是近十年来的事情,以往,恐怕更多的是“重庆印象”而非“重庆形象”,且印象多停留在“山城”、“辣妹子”和“火锅”的老式名片中。


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城市发展的实力较劲是第一位的,但在如今的信息淹没的年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形象传播依旧需要长期维持,重庆的一向低调或许也被此次研究方所看到,故而《报告》建议,重庆当创建媒体形象平台的智库体系,增强重庆在全球外在形象上的宣传力。



在此基础上,川渝横贯线更建议,全球形象固然重要,但能上升至此形象的,也颇多是“高大上”的名片,而无论是“高大上”,还是其他未能抬及高门槛的城市发展,重庆于走出国门的宣传之外,还应颇多转为“内需”,且应向成都学习,多接地气,施展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对人口尤其是年轻人的城市魅力。



文章来源:川渝横贯线

作者:李不是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

微信编辑:竹书流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